新闻资讯
  • 电力深化应用配电线路故障停电“百秒感知”技术

    截至6月25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今年已利用配电线路故障停电“百秒感知”技术累计完成近700次配网故障研判,准确率超过98%,提高了配网故障抢修工作效率和客户用电获得感。依托该技术,该公司将故障平均研判时间从过去的约45分钟压降至100秒以内。配网是面向客户的末端电网,出现故障后会直接影响客户用电体验,需要尽快抢修复电。2023年6月以来,国···  了解更多
    2023-08-11
  • “卫星遥感+气象分析” 防范输电通道

    年初以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遥感技术团队推动输电通道卫星遥感巡检规模化应用,创建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贯通数据传输通道和业务系统连接通道,提升了输电通道防风险水平。7月30日,针对安徽和江苏20余条50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约1000千米重要输电通道,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遥感技术研发与应用团队(下文称“电力···  了解更多
    2023-08-11
  • CCUS技术

    我国CCUS技术还面临成本较高、商业模式欠缺、源汇匹配困难等多方面挑战,高碳排放企业还应“对症下药”,综合考虑到自身排放特点、成本能耗等因素推进CCUS技术应用。“过去一年,中国示范项目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煤电碳捕集示范项目规模从过去的12万吨/年,逐渐增长到2021年的15万吨/年,再到今年投运的50万吨/年和正在建设的150万吨/年。”全球碳捕···  了解更多
    2023-08-11
  • 数字技术提升城市配电网防灾减灾能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推进电力大数据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配电网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实现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全流程高效管理。今年迎峰度夏以来,该公司应用相关成果,使恶劣天气下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缩短79%。 优化城市配电网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策略国网河南电力开展基于数字赋能的城市配电网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围绕应急准备、应急预警···  了解更多
    2023-08-11
  • 低频交流输电从技术创新走向工程应用

    核心提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能让新能源发电设备直接输出低频电能,实现广域组网与电力远距离送出。国网智研院牵头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9年研发,掌握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低频装备研发与试验等核心技术,并在我国首批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再过一个多月,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6月底投运的杭州220千伏柔性低频交流输电···  了解更多
    2023-08-11
  • 重庆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8月9日晚10点,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的建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随着一声爆破声响起,重庆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建设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挖掘机、渣土车来回穿梭,进行土方工程作业。为确保爆破作业安全进行,此次爆破采用了光面爆破工艺。在爆破前,项目施工方严格遵守爆破设计进行钻孔、装药等工序···  了解更多
    2023-08-11
  • 国家电网发布“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

    “国蛟一号”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发布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来自政府、企业、学术与媒体领域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展示“国蛟一号”品牌建设成果,对我国海洋输电技术和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发布会现场图“国蛟一号”是全国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核心技术品牌,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子品牌,是国家电网在浙江舟山依托其资源禀赋优势,在海洋输电研发···  了解更多
    2023-08-11
  • 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征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以及数据中心、5G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征集一批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新型储能、氢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文件提出,需要建有独立···  了解更多
    2023-08-10
  • 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措施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提到,支持成立新型储能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支持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申报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支持储能系统集成规模化量产。支持发展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技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税收、金融、科···  了解更多
    2023-08-10
  • 南方电网40个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最新进展

    2023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印发《2023~2024年近零碳示范区试点建设方案》,提出今、明两年该公司将全力建设40个近零碳示范区,涉及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南方五省区。“我们通过选取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公司生产办公类、经营展示类、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社会服务类等三类项目,打造一批有典型引领作用的近零碳示范···  了解更多
    2023-08-10
Copyright © 深圳川合电力科技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3089250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