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发电侧储能需求及配置原则
发电侧储能需求及配置原则发电侧配置储能应根据电源基础数据,并结合电网需求开展,宜以省级或地市级电网为单位开展。配置原则如图2-1所示。水电大省储能需求(1)储能需求1)长周期能量时移需求水电机组具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季节性负荷大的波动,枯水期电力缺口是由于电量不足导致的,储能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氢能等跨季节储能系统或采用风光水互··· 了解更多2023-08-17科技创新如何助推新能源发展?
面对新疆风光资源复杂多变的特性,常规新能源功率预测技术的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系统平衡与疆电外送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研发了“基于新疆气候地貌特征的多时空风光功率预测与系统平衡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开发出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新疆电网今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11.7万千瓦,突破10··· 了解更多2023-08-16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和电力新基建产业的关系
乡村振兴是新一轮促消费的核心。今年以来,居民消费持续疲软,预防式储蓄造成居民信贷疲软,优先选择偿还债务,就业形势严峻,制造业从业人员PMI连续3个月收缩,房地产业整体持续萎靡。当前,如何让资金流动起来投资县域及乡村,把乡村发展好建设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乡村振兴,配套先行,近期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等政策,··· 了解更多2023-08-16当前配网挑战和微电(能)网发展障碍
在广大农村地区,用户居住相对分散,存在一台配变同时为几个自然村供电的现象,供电半径容易超出规范要求。另外,一些老旧线路线径较小、运行年限长,线路本身的阻抗偏大,这些都直接导致末端用户出现电压偏低。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增加,低压线路各节点电压均有所上升(一般为3—5伏),其中越靠近接入点,上升作用越明显,当一条配电线路光伏接··· 了解更多2023-08-16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网的新形态
8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可见柔性灵活和智慧融合在配电网升级改造中的方向,既是重要支撑又是基础··· 了解更多2023-08-16全力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专场发布会。会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翔介绍山西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有关情况。他表示,今年以来,山西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坚定扛起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政治任务,坚持“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八字方针,聚焦2025··· 了解更多2023-08-16国网大数据中心构建算法模型助力公司绿色采购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模型研发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电力电缆碳足迹核算模型,根据供应商企业信息、能源消耗等数据,完成某型号低压电力电缆碳足迹核算试算。电力电缆碳足迹核算模型是该中心构建的电工装备碳足迹核算模型之一。2022年起,在国网物资部的指导下,国网大数据中心针对采购数量多、应用范围广、碳排放量大的变压器等电工装备,根据公··· 了解更多2023-08-16深化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布局
《方案》指出,加快新基建布局。建设泛在智敏的网络连接体系,推进多云多网联动,巩固提升5G、IPv6、北斗通导一体化等设施能级,加强区块链芯片、操作系统等创新和6G、太赫兹、量子通信等关键技术应用。建设物联数通的新型感知体系,深化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布局,发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管网、智能电网,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 了解更多2023-08-16智能传感器技术研究分析
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毫无疑问,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又一个万亿级新兴产业。中国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相关物联网的实质性建设与试点规划工作已经展开。物联网的基本要求是物物相连,每一个需要识别和管理的物体上,都需要安装与之对应的传感器。因此,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成为物联网能··· 了解更多2023-08-15火电厂数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设计应用
一、概述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现代化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安全防范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应用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情况,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是人们在现代化管理中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观察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矿企··· 了解更多2023-08-15